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每晚輾轉難眠,腦中停不下來的思緒,是不是已經讓你的生活和工作備受影響?你是否曾試過改變作息、避免咖啡因,甚至使用助眠藥物,但還是無法真正改善失眠?失眠的原因可能遠比我們想像中更複雜,背後的壓力、焦慮或情緒困擾,往往才是導火線。
失眠心理諮商如何幫助你找到失眠的根本原因?透過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真的可以改善慢性失眠嗎?如果失眠已經持續影響你的健康與情緒,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候了。了解失眠心理諮商如何助你重新掌握夜晚的平靜與白天的活力,或許是解開失眠困擾的關鍵!
失眠怎麼辦?
大部分的成年人每天晚上大約需要7~9小時的睡眠(依照每個人體質不同)。但是在這段時間裡面有沒有真的「睡飽」,就會是另一個需要重視的議題。而失眠是現代人常出現的心理困擾,它帶來的影響非常廣泛,包含生活、學業、工作、交友的狀態,都會因為失眠而帶來一些不良後果,失眠已經是一個很難被忽略的問題。
對於失眠,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藥物治療,特別是對於長期且慢性的失眠患者來說,藥物是一個可以很有效立即改善失眠問題的方法。然而,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的建議,對於失眠患者來說,藥物治療僅適用在急性短期的狀況內。如果已經是長期失眠的患者,第一線的治療方法反而是心理治療,能長久緩解失眠帶來的困擾。
失眠常見原因及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關於睡眠,有三個生理心理的機制,來解釋為什麼睡眠很重要,以及失眠的原因。
一、恆定系統(Sleep Homeostasis)
在人類的身體,有一個動態平衡的生理機制,讓生理狀態可以維持在恆定的水準上,其中就包含睡眠。在幾個小時過後沒有睡覺,睡眠就像是要還清的債務一樣,稱之為「睡眠債」。人類在白天或清醒的時候,會有很多的內外在活動,例如上班、上課、出遊等等,當我們在進行這些日間活動時,大腦就會開始累積這些睡眠債務。到了晚上的時候,我們會因為要還清這些債務,讓身體維持恆定,而感到想睡。在睡覺的過程就是在償還這些白天累積的睡眠債,起床之後又是全新的一天。這也是為什麼,當人睡眠不足的時候會想要補眠的原因之一。雖然對於人類來說,幾小時沒睡,不會增加太多睡眠總量,但是睡覺的時間有可能是會增加的。
也就是說,人體的睡眠調節是一種恆定的系統。睡醒的恆定系統(Process S, Level of S)代表睡眠債,它會在人醒著的時候增加、睡覺的時候減少。一般情況而言,當一天裡面的時間達到睡眠閾值(Sleep Threshold)時,人會進入睡眠的狀態,而這個過程也會隨著時間,達到覺醒閾值(Waking Threshold),接著人就會再次醒過來。這是一個交互的作用狀態,從睡眠狀態轉為清醒狀態、清醒壯代轉為睡眠狀態。
二、日夜節律/生理時鐘(Circadian Rhythms/Circadian Clock)
生物的體內,都有對於24小時內日夜的循環動態規律,包含生理與心理的不同變化。很多因素例如溫度、壓力、體溫都會影響日夜節律,而光線是最容易影響日夜節律的因素。日夜節律是持續大約25小時的生物週期,也會依照個人當下在的地方進行調整(例如出國時差、半夜輪班制)。
在我們的身體裡,調節體內時間的系統就稱為生理時鐘。它用來統整與平衡身體裡面的所有運作。生理時鐘在人體內,又分為中央時鐘(central clock)和周邊時鐘(peripheral clocks)兩個部分。中央時鐘位於大腦下視丘的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這個部位指揮著身體的日夜節律生理系統,負責睡眠、分泌、代謝等生理機制,它也調節人類什麼時候睡覺和醒來的時間。
生理時鐘是一種細胞的自動時間系統,也是一種對於地球自轉的適應生理功能,協助整合不同環境和代謝刺激來調理人類的生物活動,身體裡幾乎每一個細胞都有一個細胞的生理時鐘。生理時鐘跟許多疾病有關,例如心血管疾病、癌症、腸胃道疾病。
你一定有聽過的是「褪黑激素」(Melatonin)。它一種跟睡眠有關,在身體不同器官內分泌合成的神經賀爾蒙,控制睡眠的睡和醒。人類最早在3-4個月大時就會開始產生褪黑激素,並且在兒童期達到高峰(8~10歲),40-45歲之後褪黑激素就會逐漸下降。對於一般人,褪黑激素會在晚上黑暗的時候合成,並且在午夜到凌晨時(這時候體溫也很低時)達到高點,而在白天時會最少。國外研究支持褪黑激素可以用於治療失眠,但要留意的是,褪黑激素是一種藥物,而不是營養品。所以在使用時必須謹慎,並且在睡眠專科醫師的醫囑下服用,保證藥品使用時的安全。
我們的睡覺時間,會讓我們身體裡的生理時鐘慢慢記起來,當時間一到,身體就會預設這是一個人要睡覺的時間了。所以一但我們超過或提早這個時間上床睡覺,你可能會覺得沒有辦法像之前的時間一樣順利睡著,這是因為生理時鐘所記憶你的睡眠時間不是在這裡,讓睡眠品質變得很糟。而恆定系統和生理時鐘也可能會互相影響。
三、清醒系統(Arousal System)
人類的大腦,有一條神經系統路徑掌管著動與靜,像成是身體的油門和煞車,稱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掌管體溫、心跳、血壓、情緒等等。當人的身體接受到外界刺激,大腦接收到訊息後,就會做出相對應的反應。當即將要進入睡眠時,體溫、心跳會隨著時間慢慢降低,大腦和身體會在這段時間休息與修復。如果清醒系統的油門和煞車失靈或者失去平衡(例如壓力、生病、焦慮),很可能會讓睡眠的過程變得困難。
壓力和焦慮如何引發失眠
人類一遇到壓力的時候,會經歷一系列的身體和心理反應,身體反應可能包含冒冷汗、手腳冰冷、心跳加快、胸悶,而心理反應包含焦慮、不安、害怕、擔心、低落等等。當壓力進入我們的大腦,被我們察覺到的時候,大腦的神經迴路就會在這個時候開始運作,幫助我們來調節這些令人不快的情緒。強度適中的壓力可以帶來更多的表現和成長,但是如果強度過高,很有可能會讓我們的大腦系統一時當機,而難以使用有效的策略來緩解壓力。
當清醒系統失衡,可能會連帶影響恆定系統和生理時鐘。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前一天晚上因為隔天的壓力而睡得不好,這個時候白天可能會很想睡,而在中午的時候去睡午覺。睡午覺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把我們原先應該要累積到晚上的睡眠債務「提早還清」了,這就會使得當我們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沒有辦法很好入睡,因為累積不夠多的「睡眠力」。當晚上睡得不好,可能就會延遲上床睡覺的時間,人體的生理時鐘可能會因此而變得紊亂,導致身體無法在原先的時間好好的休息,最終導致更長時間的失眠或加重失眠症狀。
失眠對情緒和生活品質的影響
晚上睡得不好,白天可能會感到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易怒、工作或課業表現下降。這些是大腦在晚上沒有得到充足的休息,甚至可能感到睡眠是被剝奪的狀況。當身體沒有辦法在該睡覺的時間好好休息,它的反彈可能會反應到生理和心理層面的問題。例如前一天晚上沒有睡好,隔天早上又要在一樣的時間起床工作時,身體的疲倦和心理的勞累,可能會使得人的專注能力下降、容易分心、亦或是忽略原本會察覺的細節,這樣的情況可能會讓失眠變得更令人覺得不開心,因為這影響了原先的表現,使得產生易怒、焦慮、煩躁的心情。
長期失眠對身心的潛在風險
當一個禮拜失眠超過四天,並且維持這個情形超過三個月時,就需要尋求睡眠行為醫學的專家(例如: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進行治療。長期失眠不僅會讓日常生活的表現持續下降或惡化,也可能會讓身體處在一個免疫力低下的風險之中。因為睡眠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有足夠的時間恢復,如果在長期恢復時間不足的狀態下,身體可能會變得更加疲累,並且可能會有其他衍生的問題出現,例如頭痛、口腔潰瘍、腸胃問題等等。
失眠心理諮商的主要方法
認知行為治療(CBT)如何改善失眠
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提出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是在成人慢性失眠中的第一線黃金治療法。對於失眠,是因為可能存在著對於失眠的非適應性想法,像是「要是我沒有睡滿8小時,我的身體就會不好」、「我一定要在10分鐘內睡著否則明天會很糟」。而失眠認知行為治療著重在認知與行為層面,協助失眠患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看待睡眠,並且以適合的技巧輔助良好品質的睡眠越來越多。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分成不同方面:
◆睡眠衛生(Sleep Hygiene):以合適的睡眠習慣和策略,來增進睡眠品質。
◆刺激控制法(Stimulus Control):增加睡眠與床鋪之間的心理連結,碰到床鋪時會有更多睡意。
◆睡眠限制法(Sleep Restriction):限制臥床時間來讓整體的睡眠效率與品質提升。
◆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重新建構或定位適合睡眠的認知思考模式。
◆放鬆訓練(Relaxation Techniques):以不同的行為技巧,協助身體和心理能夠達到放鬆緩慢的效用。
◆睡眠日誌(Sleep Diary):以回想的方式記錄每一晚的睡眠模式,進而了解目前的睡眠型態。
放鬆技巧與正念冥想的應用
當失眠者焦慮到睡不著,進行把身體放鬆的行為技巧會相當有幫助。身體感覺到緊張不安,而強度很高並且難以消散時,大腦裡的清醒系統會呈現失衡的狀態,就像是一台失速的車子疾駛在高速公路上,並且煞車這個時候不起作用。放鬆技巧則是可以讓身體回歸到自然放鬆的狀態,讓這台「心理車」能夠以一個不令人那麼緊張焦慮的時速來運行。
焦慮的起因之一,是因為在緊張時的注意力已經從當下跑走了。可能是擔心過去已經發生過的事,或者是擔憂未來即將有可能發生的事。當人的注意力離開當下時,那會很難把自己處在一個安穩的狀態下。正念冥想則是反向操作,讓一個人的注意力「刻意地」留在當下,體會此時此刻(here and now)所發生的事情,讓已經跑走的心,能夠回到自己的家。
失眠的解決方法 (睡眠衛生教育)
雖然失眠沒有辦法只靠改變睡眠衛生來緩解,但是以下睡眠習慣,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避免在睡前吃/喝有含咖啡因的東西
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它的成分可以讓大腦和神經系統活化,進入一個持續運轉的狀態。如果在睡前使用咖啡因的相關食物或產品,可能會讓大腦更難停止,造成睡眠干擾或破壞。研究上發現盡可能避免在睡前3-8小時使用咖啡因,依照個人體質不同而有所差異。
避免在睡前抽菸
尼古丁同樣會對大腦造成興奮和促進的作用。在睡前使用具有尼古丁的相關產品,可能會使得睡眠的入睡時間上升、整晚睡眠時數下降、比預期中的更早醒來等反應。如果是正在戒菸的人,尼古丁的戒斷症狀可能會使得睡眠品質明顯下降。
避免在睡前飲酒
雖然酒精在睡眠早期可以帶來快速入睡的好處,但實則上在整晚的睡眠品質可能會造成更多的損傷。當酒精進入人體時幾個小時的代謝與對於神經系統的影響之下,會使得在睡眠後期的快速動眼期增加,進而導致更早醒來或是容易清醒。如果是長期飲酒的狀況下,可能會造成身體內部調節睡眠恆定的生理機制出現負向改變。
保持定期的運動習慣
運動會使人的體溫、內分泌運作產生改變,而這些都會跟睡眠有關。有研究發現,超過一小時的運動時間,可以增加晚上的總睡眠時數。因為運動可以刺激人體內日夜節律的變化,對於睡眠不穩定的人,運動可以有調節日夜節律階段的輔助功能。
但是應避免在睡前進行激烈運動,以免身體關不了機、更為活化的狀態下導致難以入睡。
減少臥室/床旁邊的干擾(例如:聲音、光線、溫度)
人體如果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睡覺的環境舒適度和干擾程度,會與睡得好不好有密切關係。有時候甚至是一些自己沒有察覺到的日常生活噪音(例如:車聲、音樂等),也有可能影響睡眠。為了避免噪音干擾,使用耳塞、白噪音都可以改善噪音帶來的問題。房間的溫度也很重要,理想的睡眠環境是將房間變成像是「洞穴」一樣的涼爽與黑暗。
維持每天一致的睡眠時間(無論平日或假日)
無論是平日、假日、休息日,為了保持身體平衡還有對於睡眠的穩定性,建議盡可能每天維持一定的上床與起床時間。
如果前天晚上睡不好,避免在白天午睡或補眠
如果在白天午睡或補眠,可能會把累積好的睡眠債提前償還,以至於晚上的睡眠趨力不足,而難以入睡。如果白天不午睡,不會影響到日常作息或表現,則建議盡可能不要午睡或小睡,以避免晚上的睡眠趨力不足。如果是需要午睡的狀況,則建議睡不超過30分鐘(短暫的午睡,有時可以促進認知表現和情緒狀態)。
醒來後照射陽光
當你從床上醒來,理想上會建議照射明亮的光線,而最為直接的則是太陽光。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這些是研究和實務上建議的睡眠衛生,但是過往的經驗顯示,並不是有做到這些的人,睡眠就會比較好,也並非是沒有做到這些的人,睡眠就會比較不好。因此在失眠心理諮商裡,不只改變這些睡眠衛生習慣,更重要的是找到睡眠的成因並以適合的方式處理它。
失眠心理諮商的適合對象
壓力型失眠患者
壓力會連帶著喚起人體的生理(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和心理反應(焦慮、低落)。這些反應都會與人體睡眠有雙向性的影響。對於有些人來說,當壓力消失的時候,急性的失眠反應也會隨之消散。但是一個人怎麼去因應和處理這些心理壓力的來源,更多地影響了失眠是否會持續下去。因此在失眠心理諮商裡,同時也會依同處理這些帶來壓力感的外在事件和心理感受,協助在夜間的睡眠可以更加安定。
情緒失調引起的失眠
情緒狀態與壓力相似,都會影響人體的睡眠調節系統。因為焦慮和憂鬱引起的失眠,在進行失眠心理諮商時不僅會處理失眠的困擾,同時也會處理導致失眠的情緒症狀,從根本去了解、評估、並處理這些連帶的情緒失調。
對於非藥物治療有興趣的失眠者
心理治療是治療成人慢性失眠的第一線治療方法,藥物治療僅適用於急性失眠。失眠心理諮商也相當適用於不想要吃藥的失眠者,或者是目前已經在吃藥了,想要減藥的人。但是如果您目前正在服用失眠相關藥物,並且想要減少或停止吃藥,請務必在您的醫師和心理師的共同協助之下再調整藥物。因為如果調整藥物的劑量不符合身體與心理狀態,很有可能會使得減藥的過程更為困難甚至失敗。
尋求失眠心理諮商的好處
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改善睡眠之後,白天的精神和執行能力也會隨之提升。在生活品質逐漸往上的過程裡,情緒也會更加穩定,人際關係也會因此能夠有更多的心力去相處。
降低焦慮和壓力
失眠心理諮商會涉及許多壓力因應的策略和方式,在這段過程裡不僅處理失眠的困擾,同時也能協助失眠者降低焦慮與壓力,進而改善睡眠狀態。
如何開始失眠心理諮商?
初次諮詢會談的內容
心理師會先進行全面的睡眠心理評估,了解目前的睡眠習慣、睡眠行為、睡眠模式等等。並且會在結束時提供睡眠日誌,紀錄一週的睡眠狀態,並在第二次諮商時依照睡眠日誌,調整適合的失眠治療計畫。
持續治療的關鍵
失眠心理諮商不同於藥物,發揮效用的時間較為緩慢。雖然心理諮商也有改變神經連結的能力,但是相比於藥物「直接作用」在人體,確實會需要時間。
在失眠心理諮商的前期,出現「副作用」是相當常見的。因為可能會需要開始做一些與以往「不一樣」的睡眠行為,來讓失眠的狀況不再持續惡化下去。而相比於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的優點也是在於能夠長遠有效的持續。
失眠心理諮商的常見問題解答
失眠心理諮商耗時較長,大約需要6~8次或以上的諮商才會有明顯效果,但是維持的時間相對較長,對於生活整體的品質也會有逐步提升。適用於急性或慢性失眠。
吃安眠藥雖然可以馬上見效,但是其效果並不長遠,並且需要定時服藥才會有效。適用於急性失眠。
失眠心理諮商包含睡眠評估與睡眠治療兩個大方向,大約需要8次以上的心理諮商。
考量睡眠的連續性與諮商效益,失眠心理諮商以一週一次為主。若有其他考量可以與心理師討論。
可以。因為心理諮商不只處理失眠,也可以協助壓力因應、情緒調節等心理面向。
以成人來說,適用於所有人,但是在失眠心理諮商所使用的策略,會依照每一個人的特性不同,而在方法上有些許變化。
以兒童青少年來說,目前也有許多臨床研究和實務經驗顯示,失眠心理諮商也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睡眠狀態、降低家長的教養壓力。
您可以自由決定告訴心理師的主題。但在失眠心理諮商裡,由於心理師需要評估日常的睡眠習慣,因此需要您填寫睡眠日誌。
避免在睡前吃/喝有含咖啡因的東西、避免在睡前抽菸、避免在睡前飲酒、保持定期的運動習慣、減少臥室/床旁邊的干擾、維持每天一致的睡眠時間、避免在白天午睡或補眠、醒來後照射陽光、避免在不想睡的時候就上床、躺床之後就不再滑手機或使用3C產品。
心理諮商會針對不同的困擾和狀態,擬定適合的治療計畫。
如果是涉及生理層面的失眠(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寧腿症候群),則建議在進行心理諮商的同時,也可以到醫院的睡眠中心進行生理檢查。
如果失眠已經持續一段時間,或者是近期的壓力難以調適。都可以尋求心理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