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詐騙的美麗與哀愁

若是自己或是身邊他人成為受害者

我們都要避免過度自責或是責怪當事人

而能夠更同理當事人的受傷情緒

陪伴與關懷會是療傷路上最重要的力量。

黃筱櫺 諮商心理師

社會詐騙案層出不窮,手法不斷地出陳佈新,防不慎防,如何自保已經成為時代的顯學了。除了時不時從媒體上更新詐騙手法,增加自己反詐騙的知能,防堵外界環境的誘惑刺激。我今天想要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聊聊這個話題,解密個人內在跟詐騙的情感糾葛,希望能壯大我們自身的反詐騙免疫力,能夠更安全地守護我們的人生。

 

被詐騙其實跟感冒一樣,每個人都有機會遇上,當環境病毒環伺,若遇上個人當時自身免疫力低落的時候,更是避無可避,染疫是必然的結果,套用在詐騙的情境上亦然。

所以當我們平日總是會自我警惕一分錢一分貨,不要貪小便宜,所以遇到購物陷阱或是投資好康的時候,理智也還是能戰勝誘惑。只是警報雷達總會有不靈光的時候,人性偶爾會期待夢想可以抄捷徑,投機可以取巧,所以當你肖想正貨是可以用平替的價格獲得,滿心期待省錢即賺錢的千載難逢,再加上消息來源若是熟識的人,更是會降低防衛心,理智線瞬間斷線,而可能就此掉入被詐騙的陷阱。

為何要說是被詐騙的美麗與哀愁,因為很多被詐騙的故事的初衷,都是來自夢想的憧憬。

人在經歷很多生命的挫敗或是一連串的不順利,更想寄望在未來夢想的一搏,能夠一掃生活的陰霾,不管是包裝愛情的詐財,或是投資快速致富,都在建立在渴望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不過要提醒每個人在追求夢想的時候,都不能只有不計成本往前衝,而需要設定風險控管,多少金額的數字或是人生的成本,是你在這回合的冒險裡還賠得起,因為你有可能賠掉的不僅僅是你的財富,更昂貴的是你與家人,無法重新再來的人生。

詐騙集團狠狠地抓住心理學中人性嚮往完美與信任感來進行洗腦式行銷。所以當我們對自己跟關係裡的親密他人很不滿意時,我們就更會對濾鏡中他人的完美人設產生投射,而更沉浸式的投入與付出。

因為當對方擁有自己嚮往的條件與資源,會吸引人去崇拜與追隨,就像追星或是追求信仰一樣。而在關係裡,感受到有人總是無條件地肯定與支持你,我們就更容易在關係中失去邊界感,毫無設防地付出。

要如何避免成為被詐騙的小羊,我們必須要知道的重要心理概念是每個人跟每段關係都不會是完美的,實現完美是人生最大的詐術,我們也因此會在自己與騙子設的局裡自欺欺人,完美終究是一場美麗的誤會,真實卻是一場殘酷的哀愁。

信任感常常是詐騙裡最重要的元素,不管是親密的血緣家人,親如手足的朋友,曾經共同奮戰的工作夥伴,又或者是長相明明是人畜無害的親切陌生人,都不能只是全然地放下警戒心,這等於是簽下放棄人生同意書。具備合理邏輯的懷疑再加上觀察與證據佐證,是啟動自我安全保護機制,才能更有理智地評估與判斷如何保護自己的資產與人生。

今天談到了不少解構詐騙的迷思,我還是必須承認,即使學習了反詐騙的知能,增強了自己反詐騙的防疫力,仍然阻隔不了所有的詐騙風險。因為再怎樣小心翼翼,有人存心要騙你,再怎麼努力預防,人還是有可能會失誤犯錯,就像面對新冠病毒,防疫一百分還是有可能確診。

因此若是自己或是身邊他人成為受害者

我們都要避免過度自責或是責怪當事人

而能夠更同理當事人的受傷情緒

因為此時失去的不僅僅是金錢與財富

更是喪失相信自己與別人的能力

而陪伴與關懷會是療傷路上最重要的力量。